张采萱看了看边上的大树,先捆在这里。 张采萱当然不白要她的肉,回家就让陈满树送了粮食去。不是她故意和抱琴生疏,人家抱琴的爹娘都得花粮食买肉,她一个外人更不好占她便宜了,要不然村里传得可难听,对抱琴的名声也不好。 抱琴不管这么多,只道,那也不行,你出事了我们母女怎么办? 这几年他们每年都采,木耳似乎越来越少了,不过就她知道的,村里许多妇人也在暗搓搓的采回去晒。 来了五六架马车,还都是熟人。都是隔壁李家村和落水村的。说起来都是村里的亲戚,那边衙差和村长在称粮食上马车,这边村里众人正认亲呢。这其中,好些村里媳妇的娘家人和村里的嫁出去回来探亲的闺女,一时间,哽咽声细语声,颇为温情。 老大夫摇头,根本就不多,我本是带在林子里防身的。万一遇上狼什么的,在风口处放一点,逃命没问题,只是最近药材稀缺,这里面少了几味药不过,毒死几个人还是可以的。 张采萱不知道这些,秦肃凛等众人下了马车,就抱了骄阳上马车,她也爬了上去,马车一路越过村子,往村西去了。 那妇人是平娘, 她身旁站着个慌乱的年轻些的妇人, 此时正看着孩子默默垂泪,闻言急了,大夫,那有没有事? 张采萱有些莫名,如果她真的和张全富一家来往多,拿他们家当娘家还说得过去。她和李氏不熟,完全没必要跟她说娘家的亲戚。 张采萱抱着骄阳看着,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感觉,这些人能够踏出这一步,秦肃凛和村长出力不少,表面上看是被他们劝着出去的。事实上他们早已潜移默化影响了村里人许久。